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0的文章

GIS homework of week 8

圖片
【網站瀏覽學習】 https://www.esri.com/about/newsroom/arcnews/real-time-gis-apps-quicken-response-to-earthquake-in-albania/ 上週已經簡述地震災情管理所用的4個應用程式,接著來講最後3個。 (5)調查且分類建築物結構破壞程度,將不同類型的數據疊加依照權重計算,為複雜的情況整理出處置優先順序。 (6)團隊還利用ArcGIS Survey123,建構一個可以收集居民提供的建築物受損情形調查,做進行一步評估的程式。 (7)開發第二個儀表盤程式,將以上兩項資訊輸入進去,協助人們判斷哪些建築物是某否適合居住,以及哪些區域需要緊急救援。 ▲【第二個儀表盤,顯示建築物是否宜居及需要哪些修繕】 【上課筆記及心得】 上週老師說的將QGIS屬性表中的指定項目加總、平均、件數統計,可以使用Group Stats,另外還要製作長條圖,我上網搜尋到Statist可以完成,下面網站有這兩項程式 的簡介和教學: https://gi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3037/getting-tabular-statistics-from-table-using-qgis https://gis-lab.info/qa/statist-eng.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W0wZha0Zc&t=2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CTxgN7v7tQ 這週QIS課程內容是將有高程資訊的點跑出一張DEM圖層,而DEM的高程推得有多種內插方式(雙線性內插、IDW),老師用Surfer軟體示範不同內插法跑出來的模型差異, 數值地形模型簡述網站: https://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xItem=140861&ctNode=1233&mp=6 能夠從離散點到格網建立模型,要反推離散點也是可以的,把一張過去地圖的等高線數位化即可,而這麼做就能得知以前與現在此地環境特質的變化,如土方變多或變少,可能代表有精力土石流或是土地開發。

作業(二) 主題圖 - 花蓮七星潭至南投武嶺路線圖

圖片
PPT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PkJKW4KnBwcqgUrUC9hWnhE4fWDoae3b/view?usp=sharing 1.下載全台DEM、公路線、公路座標點檔案,在QGIS中開啟(記得轉換座標) 2.使用Google地圖大致確認七星潭及武嶺位置 3.將需要的道路及座標點選取起來,另存成一個圖層 4.使用Points2One將座標點相連成線 5.開啟DEM圖層,使用Raster → Extraction → Clip Raster by Extent切割道路範圍部分 6.下載外掛程式Profile tool製作出道路高程縱剖面圖 7.在步驟4的線的屬性表上新增一欄位,使用calcuator計算每段長度 8.將線段圖層和步驟5切好的DEM在ArcGIS中開啟 9.找到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Extration→Extract Value to Points工具 10.跑出來一個新的點位圖層,開啟屬性表後會發現多了高程欄位 11.將步驟7的路段長度和步驟10的點位高程放在excel,並計算坡度,存成CSV檔 12.回到QGIS,開啟路線和剛剛的CSV 13.將CSV joins到路線的屬性表上 14.在路線圖層Symbology→Graduated→選擇CSV上的slope欄位→Classify→調整每個顏色值的範圍 15.將步驟11的CVS轉成Excel檔,製作累積爬升高程圖 成果 以上使用功能的相關網站 QGIS Profile tool使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O__ON-33iM&t=1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D0Oumv5y1w QGIS切割DEM: http://www.qgistutorials.com/zh_TW/docs/working_with_terrain.html?highlight=dem ArcGIS提取DEM高程點: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670151/article/details/95767854? https://www.giserdqy.com/gisdata/arcmap/9657/ ...

GIS homework of week 7

圖片
  【網站瀏覽學習】 https://www.esri.com/about/newsroom/arcnews/real-time-gis-apps-quicken-response-to-earthquake-in-albania/ 阿爾巴尼亞在2019年11月26日發生30年來最嚴重的地震,造成嚴重的傷亡,近900棟建築物也受到毀壞,專家們使用ArcGIS Online開發了七個應用程式,幫助市民、市政人員和其他決策者找到應急設施,記錄對建築物的損壞,並找出需要立即關注的城鎮區域。 因應地方政府應急管理能力有限,其中一個網路應用程式為 (1) 提供醫院、警局、消防局、急救中心點位查詢,幫助大家能及時找到設施將傷者急救安置,其他的程式還有 (2) 將災害前後空拍圖作對比、 (3) 建築物損壞形況查詢,(4)並將以上三個應用程式提供的資訊建成及時儀表盤(一種數據圖形表示方式,如圖),合併到地圖中。不管在民眾還是政府的使用上,這四個程式都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 (後半內容在下篇日誌) ▲【建立數據及時儀表盤後合併到地圖】 【上課筆記及心得】 這週上課一開始先觀看影片新聞深呼吸第148集,介紹一個在尋找台灣最高的樹的團隊「找樹的人」,他們量測這些巨樹的高度,老師讓我們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意義?有了這些紀錄,我們可以認識自己住的這片土地,也可以讓以後的人知道這個地方曾經有人來過,做了什麼事,以用來做變遷分析(這和我第三週的網站瀏覽主題有相關)。 想知道樹的高度就跟高程測量有關,老師提出和介紹數值地形模型(DEM)的概念,DEM的高程是由離散點內差而成,而線性內插只能算是猜測,老師讓我們回去想想還有哪些更準確的方法。 這週QGIS的課程內容是如何利用Joins功能把分開的屬性資料檔案加到其他圖層屬性表裡,進而把外加的資料在圖層上用顏色分類,重要的地方是得先把每個屬性檔案整理好一致的編號(就是教學影片中的索引號欄位),才能對到每筆資料應該對到的地方,編號的欄位名稱也要清楚易辨,用Joins選擇欄位的時候才會清楚知道要依什麼去對照合併。 *最後老師還要我們試著找出有沒有可以統計指定年度費用總和的方法。 ▲【Join field和Target field選擇的欄位編碼要一致】

GIS homework of week 6

圖片
【網站瀏覽學習】 https://www.esri.com/about/newsroom/arcuser/adapting-voting-practices-to-safeguard-elections/ 新冠病毒目前在全世界大流行,美國總統大選的投票方式也勢必受影響,而選舉官員使用GIS來維護選舉的過程,如分析投票地點,以避開高風險場所,並採取措施使選民和工作人員更加安全;選民也可以使用電子地圖查詢可投遞選票的投票站。 投票站的安置使用訊息疊加在地圖上的方式,也檢視這棟建築過去有多少人使用,分析原因(人口密度、交通),最後選出最佳位置。 【上課筆記及心得】 這次上課的內容是當我們手邊有道路點位的座標資料時,要如何把點放進去QGIS裡,把各點相連繪出路線,再依照不同需求將線段分類、計算長度。 首先,將點位座標放進一個空白的excel檔,新增一列表示欄位的x,y座標,儲存成CSV檔,在QGIS中Layer→Add Layer→Add Delimited Text Layer開啟就可以把點點放在地圖上了(記得設定座標系統)。 要把座標點連起來,得下載 Points2One這個外掛程式,裝到QGIS上面。因為上課是用2.0版本,QGIS的官網可以直接找到對該版本相容的 程式,在3.0上面就無法使用了,所以浚瑋上網找到了支援QGIS 3的 Points2One,真的很謝謝他,因為課堂上大家在尋找版本和安裝程式上花了不少時間討論,來源網址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o1Y43wTKQ (載點在資訊欄) 在QGIS 3中,下載後不用解壓縮,直接在Plugins→Manage and Install Plugins →Install from ZIP將 壓縮檔安裝上去就好。 開啟Points2One,選擇要相連成線的點位圖層,勾選Create lines,設定新建圖層的位置和名稱後,我們要的路線就出來了。 再來要將道路經過的行政區找出來,使用空間查詢工具 Processing → Toolbox → Vector Selection → Select by location,先選好行政區圖層和路線圖層,勾選intersect(相交),如此一來和路線圖intersect的行政區就會亮起來。 我們還要把不同行政區的路段用顏色分類,開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