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0的文章

GIS homework of week 5

圖片
【網站瀏覽學習】 https://www.esri.com/arcgis-blog/products/arcgis-pro/uncategorized/arcgis-pro-technical-workshop-recordings-from-the-2018-esri-user-conference/ 2018年ArcGIS Pro技術功能工作坊紀錄,介紹幾項該軟件的操作及特色: 1.有效許可證管理,對各類的使用者有不同授權的選項。 2.圖像分割、分類工具和機器學習演算結合,進行自動特徵提取和識別。 3.任務設計及創建,指導使用者完成工作流程,提升效率和提供最好的實施方法,組織之間也能夠共享任務。 4.空間分析技術的應用,解決實際的問題,以做出更好的決策。 5.地理數據回歸分析技術,對空間關係建模並做出預測。 6.R-ArcGIS bridge,是將R語言的統計和AcrGIS的空間分析功能整合以解決更複雜的問題。 7.機器學習技術,能進行數據預測、分類、聚類,在空間分析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可與ArcGIS中的內建工具整合在一起。 8.將數據視覺化(如下圖),幫助我們觀察及解釋分析結果,如從地圖到圖表、3D場景的不同表示方式能夠比較類別和數量。 9.添加自定義道路,如有私有道路行駛的需求,可以將資料加載到StreetMap Premium上。 ▲【數據視覺化】 【上課筆記及心得】 這次作業重點是讓我們學會將地圖數位化表示,在觀摩每個人的作業及想法後,讓我們能夠互相學習及檢討自己的不足,也是往後上台報告表達方式做調整的參考。(可以參考黃雅晨同學) 老師評講最後也說,在完成作業後,加上自己的結論想法是很重要的,才能夠再次回顧並思考做這些事的意義。(可以參考徐信博同學)

作業(一) 主題圖 - 印尼帕魯市沿海海嘯災害範圍

圖片
簡報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DVpdHLqN3XF3oyI9bf_LVYDgnsBk74dx/view?usp=sharing 2018/9/28蘇拉威西島地震造成帕魯市遭到海嘯侵襲 帕魯市沿海海嘯災害範圍 主題圖製作     災害前 2018/8/17 災害後 2018/10/1 1. 分別下載災害發生前後的衛星圖 2.在QGIS中開啟這兩個圖層(After在下,Before在上) 3.建立一個shp圖層,選擇Polygon 4.一邊開關Before圖層比對,一邊描繪受災範圍 製作成果 還需再研究的問題有:     1.取得城市行政邊界的shp檔,切出城市形狀的地圖     2.面積計算

GIS homework of week 4

圖片
【網站瀏覽學習】 https://www.esri.com/about/newsroom/arcnews/for-book-deliveries-local-library-turns-to-gis/ 加拿大的Burnaby市提供行動圖書館服務的計畫已有數十年歷史,市立圖書館的無障礙服務部門負責為健康、交通等因素受限的居民,解決無法親自造訪圖書館的問題。 在以前,他們使用數據庫搜尋送貨站點的地址,然後手動計畫路線,過程耗時且效率低。 幾年前開始,他們與本市的GIS團隊合作以改善路線規畫和借閱流程,使用ArcGIS Navigator能夠幫助自動化日常動線的規劃(如下圖),向社區居民提供高效率的服務為最大目標。 Navigator系統在幾秒內就可以建立送貨路線,還具有導航功能,對周邊不熟悉的駕駛員也能夠輕鬆完成任務;另一項優點就是它可以提供每位借閱者的喜好屬性,點一下即可獲得每個人的資訊。 【上課筆記及心得】 將一張紙本地圖數位化,要先要有一張空拍圖,而要如何獲得?可以使用線上地圖服務WMS(Web Map Service),大家能夠在線上使用這個地裡圖資。老師要我們想一想,為什麼要用Online的方式,不是直接下載地圖檔案?要製作規模這麼龐大的電子地圖,是需要大量成本的,希望可以分享給大家使用,同時不想讓研發的成果隨意被下載取用,因此才會藉由這個形式運作,道理跟我們常用的Google Map一樣。 用QGIS數位化地圖首先要新增一張shp檔,使用polygon照著空拍圖的建物形狀描繪,而後再新增屬性表內容(名稱、用途、面積、周長等)。 *畫出來的電子地圖精度不會改變,跟你用來描的空拍底圖是一樣的。 *數位化的優點就是能夠永久保存,紙本地圖會隨時間而損壞。

GIS homework of week 3

 【網站瀏覽學習】 https://www.esri.com/about/newsroom/arcnews/the-greek-island-of-kythera-jumps-to-the-forefront-of-historical-research/ 利用GIS分析希臘一座遺棄小島過去的歷史及土利用的變化,這座島因為戰爭和海盜洗劫而成為廢墟,而想知道當時島上居民生活如何?外來勢力的入侵又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從史書中去尋找線索是不夠全面的,因為這些史書的撰寫者大多為神父,記載的內容都是以教徒生活和一些行政工作為主,不僅不完整也較為主觀。 透過田野調查、定位、面貌紀錄等方式獲得資料,GIS能夠結合後進行空間分析及理論檢驗。例如蒐集從古至今教堂的位置、特徵以及考古現場調查的結果,檢驗分佈隨時間的變化是否符合史書記載。從教堂位置也可以知道人們遷徙的歷程,交易交流路線,進而得知當地經濟狀況的變化。 用GIS能夠對島上特定區域進行更多地理和文化調查分析,進而擴大研究目標,然而也是一種回顧過去的新方式。